一、为何说婚姻消费补贴不是催婚那样简单?
近日,山西省宣布将全面启动婚姻消费补贴制度,2018年补贴金额预计高达9500万。婚补e59b9ee7ad基金面向领证一年内新人,通过下载相关APP申请领取,补贴范围包括婚纱摄影、婚宴酒店、婚礼庆典、婚房装修、蜜月旅行、家用电器等,基本涵盖了新婚消费的各个环节。补贴标准为黄金3元/克,汽车消费500元/辆,其他消费项目按平均消费额的5%予以补贴。据悉,婚补基金旨在通过公益项目资助、帮扶等具体关爱行动,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。
由政府发放婚姻消费补贴,这在全国范围内还属首次。但事实上,诸如此类的制度创新,并没有超越公众此前的预期。“全面二孩”政策放开之后,官方层面就隐隐传递出“鼓励婚育”的信号,随着“全国出生人口总量和出生率双降”等统计结论的出炉,官方进一步出台对应的婚育激励政策,已然是大概率事件。置之于这种大背景下,山西作为全国首个婚姻消费补贴试点地,其先行先试的探索,无疑意义重大。
网友在解读山西版的“婚补”时,戏称这是“官方式催婚”。诸如此类的调侃之词,实则还真是有一定的道理。民政部曾有统计数据显示,“2016年办理结婚登记1142.8万对,比上年下降6.7%,结婚率为8.3‰”、“结婚人数三连降”。并且基本可以判断的是,这一趋势在2017年仍未得到扭转……由此可见,年轻人群体中的“不婚”、“晚婚”现象正变得越来越严重。事已至此,公共部门抛出更有诚意、更实惠的福利方案来“催婚”,几乎可以说是大势所趋。
婚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,也是生育的前提。在此意义上,婚姻已经不能简单看作是纯粹的私人事务,而更应该理解为是事关社会发展的公共议题。推出婚姻消费补贴等福利制度,旨在以经济杠杆减轻年轻人的结婚负担、强化年轻人的结婚意愿。当然了,这一政策的实际效果到底如何,着实还有待观察。诚如不少人所吐槽的那样,“缺的不是这点钱,缺的是对象”。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,绝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因素都只是婚姻决策的参考项之一,其甚至都不是最主要的。
仅仅将山西的婚补看成是“官方式催婚”,或许还不完全准确。根据规定,申请者在通过审核后,必须通过线下购买定点单位的服务或商品享受补贴,或是上传消费凭证后于15个工作日收到补贴款。由此不难看出,此间所谓的婚补,多多少少还有“拉动消费”以及“定向促销”的意味。诸如“定点购物”、“先消费后返现”等等规定,最直接的作用,就是将新婚群体的潜在消费需求激发出来,并且将之引导到特定的消费场所。从本质上说,这与“用优惠券导流”的玩法并无区别。
二、结婚消费有补贴吗?
没有的,除非是家人补贴。请釆纳
三、听说现在结婚消费有补贴,是真的吗
是真的,可以看一下微信公众号:中社联婚姻消费补贴基金
四、事业单位副高级职称六级与七级工资相差多少
事业单位的副高级6级与7级公司当然是有一定的差距,每一个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的基本工资可能是不一样的,所以很难定到底相差多少,具体的话还得具体分析。
工资构成分为:
基本工资:岗位工资、薪级工资、提高10%工资、浮动固定工资
津补贴:保留津补贴、绩效工资、特岗津贴等
工龄较长,七级岗位升到六级岗位,薪级不会变,但是岗位工资会变,绩效工资也会变。
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,但不属于政府机构,其工作人员与公务员是不同的。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,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、差额拨款事业单位,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、公益二类事业单位,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,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