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联姻
首先由男方家长请媒上门提亲,征得女方同意后发帖“恭逮”。女方同意表示“敬友哗纯允”后,男方请算命先生合婚,再由媒人“回好”,定约。
2、纳聘
定亲后,男方逢端午、中秋、春节须给岳父母送节礼,每节不得少于四件。“回好”定约时,男方芦笑得给人家送大礼,称“牵羊担酒”:结婚前,须经媒人“通话”,设定“彩礼”和婚期。彩礼视男女家境由双方协议。
3、婚礼
婚礼被视为终身大事。有发轿、包开门封、上轿、接轿、拜堂、坐富贵、闹新房,回门等若干程序。婚礼当天张灯结彩,鸣炮奏乐,祭祀祖宗,礼拜神灵,操办酒宴,酬宾谢媒,热闹非凡。
4、婚礼分为两天举行
区别其它地方一天进行举办婚礼,在江苏泰州这个地方,婚礼一般是两天举行的,第一天为发嫁妆,女方把嫁妆送到男方家里,或者是新房子里面,在江苏当地被称之为发桥,这里面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。
第一,铺床开始的时候,所有的床上用品都应该换成新的;第二,一定要对房子进行清洁;第三,需要放置好红花生以及硬币,蒙上红纸的镜子,这代表着喜庆。
第二天开始真正嫁娶,也就是男方带着自己的接亲队来到女方家中。接亲时候,男方会遭到诸多责问,有很多关卡需要去闯关,否则难以带走女方。在伴郎伴娘的为难下,新郎不能够口出恶言,不能够恼羞成怒。
5、注重宾客感受
在江苏泰州这个地方结婚,除了会关注新郎新娘是否表现得体之外,还有很多习俗需要关注,当然宾客的需求也是众多人关注的内容。婚礼上面,新娘子必须要请来自己的亲朋好友,越多代表着越喜庆,而新郎也是如此。
一般都会选择在酒店举办婚礼,在众多人的见证之下,男女双方许下爱的承诺,为对方好咐戴上戒指,收获众人的祝福。之后新人需要换装,进入到酒席之中,向宾客敬酒,新郎新娘需要向每一个桌子,每一位来宾敬酒,感谢他们的到来。
联姻
有提亲、访亲、合婚、定约4道程序。先由男方家长请媒上门提亲,征得女方同意后发帖“恭逮”。女方经察访表示“敬允”后,男方即请算命先生合婚,如命运八字相宜,即由媒人“回好”,定约。“门当户对”为主要择偶条件,全凭“父母档如梁之命,媒约之言”,当事者不得参与,尤其行运是女方只能“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”。私自约会、自由恋爱皆为悖礼,非但家长不橡搜容,且受社会谴责。早婚现象较为普遍,更有近亲婚配、冲喜、童养媳以及指腹为婚等陋习。
纳聘
联姻时,须纳聘礼以示定约。定亲后,男方逢端午、中秋、春节须给岳父母送节礼,每节不得少于四件。旧时,溱潼粮市繁荣,商旅云集,传入一些特有习俗,并为当地富户沿袭。“回好”定约时,男方得给人家送大礼,称“牵羊担酒”:由一人牵一只穿红马褂、角扎红绸的白羊领头,后跟一担酒,酒坛上贴“喜喜”、“鸳鸯戏水”、“龙风呈祥”等图案。另有40担(或16-24担)礼盒,内装榛、松、菲、栗、荔枝、桂圆、莲子、蜜枣、长粽子、鲨鱼皮及首饰、布料等。女家回鞋、帽、衣料等物,有的还回赠宣纸、徽墨、端砚、湖笔及金戒指等。结婚前,须经媒人“通话”,设定“彩礼”和婚期。彩礼视男女家境由双方协议,但旧时世俗讲究排场;有贪图财礼而屈就者,亦有不堪重负而“换亲”乃至“抢亲”者。
婚礼
被视为终身大事。有发轿、包开门封、上轿、接轿、拜堂、坐富贵、闹新房,回门等若干程序,不仅礼仪隆重,且耗费巨大。张灯结彩,鸣炮奏乐,祭祀祖宗,礼拜神神,操办酒宴,酬宾谢媒,热闹非凡。姑娘出阁前要“饿嫁”,上轿时要“刷轿”;新娘上轿要怀揣“易经”(农村用“三官经”)辟邪,上轿后即不准睁眼,不能开口。姑娘上轿时,妈妈照例要哭轿,溱潼一带的哭词:“起大风,刮大暴,媒人的盒子马上到、、、一把珠儿洒到东,你要先叫婆婆后叫公;一把珠儿洒到南,你要先吃糕来后吃团;一把珠儿洒到西,不知人家盆儿高来碗儿低;一把珠儿洒到北,女儿今夜要离宿。豌豆开花炸蓬蓬,娘养女儿一场空。”有些地方要给新娘“压性子”,轿至门前故意不让新人进门。白米一带则在房门上悬镰刀“杀威”。入睡时,新郎有意把鞋子衣服压在新娘鞋子衣服上。女方亦有对付方法,即上轿前,把新娘鞋子供在垒高的桌上,示意步步往高走;上轿时怀揣一只松紧口袋,如对方“压性子”,新娘即将袋口收紧,表示不听姑嫂妯娌的亲言碎语。姜堰一带在新娘入睡时,先由新郎解3个钮扣,再由喜娘脱衣;新郎要裹上新娘的围腰,并在新娘上床前将围腰内的白果枣子米糕之类撒在床上,让孩子来抢,以示早得贵子,喜娘再给新郎脱衣。新郎要内衣兜内备礼金,以赠喜娘。新婚后第二天,婆家丢给新妇一块或一盆面,试试新娘缝纫、炊事手艺。新婚一月内不得串门。
此后,程序有所简化,城市包括农村一些开明人士倡行文明婚礼,由主婚人、证婚人、介绍人及来宾致词祝贺、傧相伴新人行礼,旧俗礼仪一概免除,深得社会嘉许。抗日民主政府更在根据在大力倡导自同恋爱、婚姻自主、婚事新办,反对封建包办和买卖婚姻,取缔重婚纳妾,深得群众拥护。建国后,干部带头新办婚事,开个茶话会,让新人简介恋爱经过,唱歌、说笑话,既简单,又热闹,城市颇多效法。农村职业媒婆日渐消失,虽有媒介但须有男女各自作六,花轿逐步为小车、自行车或木船取代,婚仪大大简化,索要彩礼或大操大办婚事受舆论指责。至60年代后期,政府倡导晚婚,新办婚事逐渐成风。不少青年选择“五、一”、“国庆节”、“元旦”、“春节”等节假日成婚,部份乡村不举办集体婚礼。早婚大为减少,“抢亲”、“童养媳”绝迹。进入80年代,随着经济发展、人民生活改善,大操大办之风开始抬头,尤其是近年来,竞相攀比、大肆铺张之风日盛。嫁妆从旧3大件(手表、自行车、缝纫机)到新3大件(彩电、冰箱、洗衣机),城市部分青年还要追求地毯、沙发、组合音响、录像机等高档商品。农村除讲究新式家具外,更得营造新房。婚礼越办越大,动辄10几桌乃至几十桌;酒席档次不断提高,猪六碗已被几盘几碟、几炒几烧取代,鱼肚、蹄筋等必备。从办家具到结婚,得花费万元以上。更有人崇沿旧俗,以古为荣。本是自由恋爱婚姻,偏要请媒迎送,以求“明媒正娶”;花轿久已绝迹,但得轿车代步;一些早已废除的旧俗陋习,又在一些婚仪中重演。新婚男女因收入不多而依赖家长,许多人家因操办子女婚事耗费多年积蓄乃至负债。
分娩
生儿育女是传宗接代大事。从怀孕到分娩,都得到家人的照顾,特别讲究饮食起居,形成一套习俗。
客喜
即怀孕,除讲究营养外,忌吃兔肉、雄鸡、螃蟹、辣椒,以防新生儿兔唇、夜啼或脾气暴。整个孕期,穿衣、睡觉、走路、做家务都要注意保胎,要心情愉快。
催生
临产前,娘家为新生儿做两件红毛衫褂儿,其它衣服件数要成单。送一只窠儿,放六根小帐竹子“祝子”;一棵万年青,象征长命百岁;一把红萝卜,寓意生小萝卜头儿;一把雪枣,谐音“早子”。还要一只糖罐和一些艾草、草纸等。
过街
催生后,即带姑娘回娘家,当晚回来。让孕妇活动一下,有利顺产,也可满足姑娘眷恋娘家之情。
生养
有“借死不借生”的说法。即使养在娘家,也要包红纸封儿。婆家要供催生娘娘像,产房窗户要贴送子娘娘像,要烧纸锞,求祖宗保佑大小平安。孕妇生养前吃两只鸡蛋,寓意生小孩如鸡子下蛋那样容易。伢儿落地时,若有人碰巧跨进房间,叫“踏生”,说是日后伢儿性格就像他。催生婆要把小儿衣胞窖在产妇的床底下,以后教育伢儿记住他的衣胞地。
洗三
生养第三天,催生婆用9个红蛋(女孩用桂圆),每次拿3个在伢儿头上滚一圈,接连3次,边滚边说些吉利话,叫“滚头蛋”。再拿滚过的蛋给多年不生伢儿的妇女吃,祝她早生男孩。女孩洗三这天穿耳眼,扣红线。
送红蛋、毛米粥
蛋不取双数,米不取足数,寓后代繁衍不息。伢儿一出世,立即煮3个鸡蛋,点个红点,加上1个包糖,送到娘家。三朝正式送红蛋,送3个不要回人情。送到5个以上,表示要送点小礼。送到9个以上,对方就得看月子。送娘家要99个。
开奶
喂奶之前,先要在乳头上涂点黑墨水,希望伢儿长大有文化。
暗房
满月前,产妇的房间称暗房,产妇称红人,月内不能出暗房。门窗要关严,防上歪风邪气冲进来。丈夫也要搁铺睡在外面,只能由女性送茶汤。
看月子
“洗三”开始,诸亲六眷陆续上门探望产妇。并带蹄子、肚肺、鲫鱼、老母鸡、鸡蛋、红糖、馓子等慰问品。
做满月
早上吃圆子,晚上吃满月酒。来客送长命锁、项圈、手镯、脚铐等。外婆做一项狗头帽,一顶风帽。帽上嵌玛瑙、翡翠、福禄寿三星等装饰,底边钉两颗铃儿。
剃胎毛
理发师傅剃下第一刀胎毛,即用红绿线绕一个小头发球,挂在帐钩上以壮伢儿胆。
求子
妇女久婚不育,受家庭及社会歧视。一些求子心切的人,即求神拜佛,许愿作法:
打痴婆元宵节晚,亲友邻居将久婚不育妇女拖到土地庙前跪下,用马刷或笤帚打屁股,边打边问,直到妇女答应“养小伙”为止。
跑三桥
姜堰南岱寺旁有3座桥。元宵节晚上让不育妇女去3座桥上走一遭,并偷1块桥砖带回。次年若生男孩即来烧香还愿,有的富家还重修三桥
摸佛脚
二月十九逢大泗陈家埭庙会,妇女去庙里烧香拜佛,摸一摸观音像的脚,并拿一只小红鞋去佛脚上套一套,求观音送子。
送“刘碗”
据说刘氏人丁兴旺,可偷刘家一只碗送给求子的妇女。另外,有送“船桩”、“渔网”、“廓砖”、“张仙”菩萨等,不一而足。
取名
洗三这天,搂腰妈子在房外问:“XX奶奶,你今朝在哪家的?”接生婆在房内答:“我在XXX(新生儿名)家洗三的”。搂腰妈子说:“好啊!”接着二人合说:“三朝取了儿的名,终身到老不改名。”
民间取名多按“家谱”字牌命名,并刻意追求字义。文人雅士常从古诗中选名,以求高雅,而寻常百姓,则不避粗俗。如福、禄、寿、喜、财,以示吉祥;如忠、孝、诚等以示训戒。建国后,取名讲求政治意义,如“建国”、“建军”、“得田”。至“文化大革命”时,更取“向东”、“卫东”、“红卫”、“要武”等名为时髦,以致多所雷同。而平民百姓仍沿旧习,如渔民因其生活相近,常以鲲、鱼取名;船民多用“顺”字,以求一帆风顺;有以“梦兆”取名的,如兆龙、兆明;胎儿出世时正蓬花开、猫叫之时,则取花名为名或叫“猫小”;有以婴儿特征取名的,如年宝、春喜、秋风、冬玲;亦有以生肖取名的,如龙儿、虎儿;有以婴儿特征取名的,皮肤白则用“粉”字;身上有印记的,则用磁字;也有以婴儿体重取名的,如九斤、八斤;还有取名从“纪念意义”着眼的,如祖、父辈高龄,则取“六三”“四九”;如婴儿出生异地,即取其地名,如宁、申、锡等。如遇路产即称“路小”;遗腹子又称“福宝儿”。近代人常将姓名连缀成词,如“许可”“姚远”,亦有姓名叠音,如“杨扬”,呼之上口。
取名时男女有别。女为闺秀,多取秀、丽、红、凤、喜、兰、英等字。久不生男的妇女一旦得子,怕引起轰动,孩子受惊,便谎秒女婴,到洗三这天才公布,称“瞒三朝”。也有富家得子,怕土菲绑票,故意取女名的。一些求子心切的人,则给女孩取“挡女”、“招弟”、“招男”、“跟弟”等名。
凡求神作法得子,取名必与谢神还愿有关,如取“红鞋”得子即称“鞋官”、“鞋喜”等;求“张仙”得子的却称“张仙”;送桥桩、牛桩、狮灯、鱼网的,即取名为“砖小”、“桥小”、“桩小”、“狮小”。下河人送会船篙子、船桩的,名“篙小”。还有以偷网、罐、碗等关目得子的,名为留网、留罐、留碗。
旧时,医药保健事业落后,新生儿死亡率高。惯宝宝常以“寄名”方式,求神佛庇佑“长命百岁”。到姜堰天目山、大伦土山寄名的,即以山字取名;到寺庙庵堂寄名的,即由和尚、尼姑取个法名,也有迳呼和尚小的;子息少又怕孩子夭折的人家,则寄“干名”,让孩子认多子人家做干儿子,由干父母取名。还有的人家,以卑微字眼取名,如“呆小”,“牛粑”、“花小”(乞丐),以免鬼神注意,防止夭折
江苏泰州婚礼习俗
在江苏泰州,置办婚礼?有什么习俗吗?女方需要准备什么啊?谢谢!我北方人,老公是江苏人
婚礼消笑分为两天举行
区别稿握其它地方一天进行举办婚礼,在江苏泰州这个地方,婚礼一般是两天举行的,第一天为发嫁妆,女方把嫁妆送到男方家里,或者是新房子里面,在江苏当地被称之为发桥,这里拿敬含面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。
合八字,订婚,送定婚礼,然后可以先领证,在办酒,邀请亲朋摆酒吃饭,度蜜月
嫁妆啊
多少看经济能力了